红杉资本 AI Ascent 峰会深度洞察:AI 革命的当下与未来
原始视频回顾
活动摘要:AI 革命已至,未来将如何重塑一切?
🚀 硅谷顶级风投红杉资本最近举办了一场名为“AI Ascent”的盛会,三位合伙人 Pat Grady、Sonia Huang 和 Constantine Buhler 作为“开胃菜”,率先分享了他们对汹涌而来的AI浪潮的最新洞察。他们一致认为,AI不仅是技术革命,更是一场关乎市场、商业模式乃至我们每个人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。
Pat Grady首先指出,AI不再是未来式,而是现在进行时! AI发展的所有必要条件——算力、网络、数据、人才——均已到位。他强调AI瞄准的市场体量远超想象,并将同时颠覆服务和软件两大市场。AI的普及速度也因“新的普及物理学”(更高的认知度、渴望度和行动力)而远超以往。真正的价值和主战场将在“应用层”,但竞争也异常激烈,创业者需警惕“氛围营收”,真正关注用户价值和信任。
Sonia Huang则从AI应用的实际进展出发,描绘了AI融入日常的生动图景。 AI应用的参与度正飙升,应用场景从有趣的图像生成深入到广告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。她认为2024年是语音技术的“Her时刻”(电影《云端情人》),AI语音的自然度已跨越“恐怖谷”。同时,推理模型、合成数据、工具使用、代理框架等新技术方向正为AI的扩展注入新动力。AI编年能力也取得了巨大进步,从根本上改变了软件开发的门槛、速度和经济效益。她幽默地指出,英伟达的黄仁勋是这场AI盛宴中真正的“技术堆栈之王”。
Constantine Buhler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,提出了“代理经济”的概念。 他认为AI代理(Agents)将形成“代理群”(Agent Swarms),互相合作、竞争、协同,最终演变成一个“代理经济”。在这个经济体中,AI代理们会转移资源、进行交易、互相追踪、理解信任,甚至拥有自己的经济体系,而人类始终是这个体系的核心。要实现这一愿景,需要克服三大技术挑战:持久性身份 (Persistent Identity)、无缝通讯协议 (Seam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) 和 安全信任 (Secure Trust)。对于我们每个人,AI时代需要拥抱“随机性思维”、将“管理”视为核心计算机技能,并在不确定性中“撬动杠杆”。
红杉资本的合伙人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AI技术浪潮汹涌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。这场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,现在是时候全力奔跑了!
深度洞察:三位合伙人的核心观点
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三位演讲者分享的核心洞见:
Pat Grady: AI 的“现在进行时”与市场变革
Sequoia 合伙人 Pat Grady (演讲始于 0:02) 强调,AI 的时代不仅已经到来,而且其发展速度和市场影响都远超以往的技术浪潮。
- AI已是现实,而非未来: Grady 指出,AI发展的各项要素——算力、网络、数据、人才和分销渠道——均已成熟。他认为 AI 将同时颠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服务市场和软件市场,其起点市场规模远大于过去的云转型。
- “新普及物理学”加速AI渗透: 与以往技术不同,AI 享有极高的认知度(ChatGPT的全球影响力)、渴望度(社交媒体数十亿用户基础)和行动力(全球数十亿联网用户)。这种“新的普及物理学”使得AI的普及速度空前。
- 应用层是主战场,警惕“氛围营收”: Grady 认为,正如过去的科技转型,真正的价值创造将集中在AI的应用层。然而,他也提醒创业者,在激烈的竞争中,必须警惕虚假的“氛围营收”,真正关注用户价值、采用率、参与度和留存率。信任是建立竞争壁垒的关键,数据飞轮也必须与实际业务指标紧密结合。
- 全力冲刺的时代: 面对AI带来的巨大机遇,Grady 敦促创业者们:“如果你不先下手为强,别人就会抢占先机。现在是需要‘全力冲刺’的商业阶段。”
Sonia Huang: AI 应用的飞跃与技术新前沿
Sonia Huang (演讲始于 9:40) 从AI应用的实际进展和技术前沿出发,描绘了AI技术如何快速融入并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。
- AI 应用融入日常,参与度飙升: Huang 观察到,AI原生应用的参与度(如ChatGPT的DAU/MAU比率)在过去一年显著提升,已接近主流社交应用水平。AI正从有趣的图像生成工具,深入到广告、教育、医疗(如OpenEvidence辅助诊断)等关键领域。
- 2024:语音技术的“Her 时刻”: 她大胆预测,2024年将是语音技术的“Her时刻”(致敬电影《云端情人》),AI语音的自然度和情感表达已跨越“恐怖谷”,科幻与现实的界限正迅速模糊。
- 技术新突破点: 尽管预训练模型的进展可能放缓,但新的技术突破点正在涌现,包括更强的推理模型、高质量合成数据的应用、AI工具使用能力的提升,以及代理框架(Agentic Scaffolding)的构建。Anthropic的Claude 3.5 Sonnet等模型在AI编程能力上的进步,正从根本上改变软件开发的门槛、速度和经济效益。
- 应用层创新与“技术堆栈之王”: Huang 再次强调应用层是价值创造的核心,并幽默地指出,在这场AI盛宴中,NVIDIA的黄仁勋无疑是“技术堆栈之王”。她也提到,许多创新发生在研究与产品的模糊边界,如OpenAI的Deep Research和Google的NotebookLM。
- 代理系统进化与品味创造力: 预测许多初创公司将优先开发代理系统,这些系统将从原型进化为更强大的、针对端到端任务优化的解决方案。随着AI(劳动力)变得廉价充足,她认为“品味”和“创造力”可能成为新的稀缺资源。
Constantine Buhler: 迎接“代理经济”的未来图景
Constantine Buhler (演讲始于 14:05) 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,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——“代理经济”(Agent Economy)。
- 从智能代理到“代理群”与“代理经济”: Buhler 认为,继单个智能代理之后,我们将看到“智能代理群”(Agent Swarms)的出现。这些代理群将互相合作、竞争、协同,并进行推理,最终演化为一个复杂的“代理经济”。在这个经济体中,AI代理不仅传递信息,还会转移资源、进行交易、互相追踪、理解信任,甚至形成自己的经济体系,而人类始终是这个体系的核心与受益者。
- 实现“代理经济”的技术基石: 要构建这样一个未来,需要克服三大技术挑战:
- 持久性身份 (Persistent Identity): AI代理需要拥有稳定的“个性”和对用户的长期“记忆”。
- 无缝通讯协议 (Seam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): 需要类似互联网TCP/IP的标准化协议,使AI代理间能高效、无缝地沟通。
- 安全与信任 (Secure Trust): 在一个由代理主导的交互环境中,建立和维护安全与信任机制至关重要。
- AI时代人类的生存法则: Buhler 提出,在“代理经济”中,人类需要培养新的思维模式和技能:
- 拥抱“随机性思维” (Stochastic Mindset): AI本质上是随机性的,我们需要学会管理结果的“分布”,而非执着于单一的“正确答案”。
- “管理”成为核心计算机技能: 未来的管理者需要像管理AI代理团队一样进行决策和资源调配。
- 在不确定性中“撬动杠杆” (Leverage Over Uncertainty): AI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能力,但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。学会驾驭这种不确定性,并从中撬动价值,将是关键。
- 展望: 他预见,组织内的各个职能将被AI代理赋能并逐渐融合,最终形成“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”,彻底改变个人工作、企业运营乃至整个经济的形态。
结语:奔向 AI 驱动的未来
红杉资本的三位合伙人从不同维度清晰地指出了AI革命的广度与深度。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迭代,更是一场席卷市场、商业模式乃至人类协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。挑战与机遇并存,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人和组织而言,理解这些趋势,积极拥抱变化,并“全力奔跑”,将是把握未来的关键。
Enjoy Reading This Article?
Here are some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like to read next: